目前應用歸檔所面臨的困難
大型的調查顯示,在行業用戶的存儲設備中,高達80%的數據在最近的90天中是沒有被訪問過的,而這些未被訪問的數據中又有60%的數據在未來幾乎不再被訪問。一方面這些未被頻繁訪問的數據占據了絕大多數的高端存儲的磁盤空間,大大的影響了應用系統的響應時間和性能,增加了備份系統的負擔,同時浪費了巨大的企業投資成本;另一方面,數據是企業的生命和價值所在,為國家審計、法規、規章提供關鍵數據的歷史存儲。
現有的應用系統一般采用C/S結構,比如PACS系統,符合DICOM標準的影像設備在采集到圖像數據后直接將圖像數據封裝成標準的DICOM文件傳輸到服務器,非DICOM設備則通過采取工作站將圖像數據傳送到PACS服務器。當設備較多時,會出現多個設備同時將采集到的數據傳送到PACS服務器上,導致網絡擁塞,服務器成了整個系統的瓶頸;當工作站要查詢圖像時,工作站向PACS服務器提出請求,然后接收服務器傳送的圖像。
愛數應用歸檔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數據傳輸時的擁塞問題,愛數提出了針對企業生產應用的特點,提出了整個應用的歸檔解決方案。以PACS系統為例,當影像設備(標準的DICOM和非標準的DICOM設備)通過一臺前置機來連接服務器,在接收到圖像數據后,不立刻將圖像數據歸檔到PACS服務器,而是根據歸檔策略智能的將圖像歸檔到PACS服務器。歸檔策略有三種。分時歸檔,將前置工作站上本地歸檔圖像數據每個一段時間自動歸檔到中心服務器上。這種策略能將不同影像設備的歸檔時間分隔開來,不會造成所有的影像設備同時占用網絡帶寬。定時歸檔,分時歸檔雖然能夠降低帶寬的占用,但是工作時間的歸檔還是會影響工作網絡的帶寬。定時歸檔能讓所有的前置工作站利用非工作時間來進行所有的本地歸檔工作。智能歸檔,智能歸檔能檢測本地的網絡環境,當發現網絡空閑的時候進行本地圖像文件進行歸檔,充分的利用帶寬。
愛數分析用戶的實際情況,對真實環境下的歸檔策略做了一些調整。
還是以影像系統為例。影像設備通過前置機連接到PACS服務器,前置機實現監控影像設備。當前置機接收到影像設備采集到的圖像數據后,立刻封裝成標準的DICOM數據包文件,提交給PACS服務器,但是整個DICOM數據包中并不包含圖像數據,而是病人信息和前置機編號等信息。傳送的數據包因為不包含數據圖像,因而數據包很小,傳送幾乎不占用網絡帶寬,因此傳輸速度非??臁?
PACS服務器接收文件后,通過對文件進行分析,獲得病人信息和前置機編號,然后根據病人的ID號,從數據庫中查詢出該病人的記錄。若有記錄,則從該條記錄中獲取病人圖像存放的機器編號,若沒有記錄則將機器編號置空。PACS服務器將機器編號生產DICOM文件回復給剛才發送數據的前置機。
前置機接收到PACS服務器的回復文件后,從文件中分析出機器編號,若機器編號為空,則表示病人沒有做過其他方面的檢查,則將圖像存儲在本機中,圖像不需要再網絡中傳送。如果機器編號不空,則表示該病人已有檢查史,前置機將圖像已標準的DICOM文件的方式傳送到機器編號對應的前置機中,使得同一病人的圖像存放在同一臺計算機中。
圖像傳輸完畢后,前置機需要再給PACS服務器發送數據包,以報告圖像的存放位置,如果圖像是傳送PACS服務器,則整個數據包可以和圖像文件合并為一個文件傳送,這樣就能保證PACS服務器中存放的是圖像更新、最準確的存放位置。
前置機中存放的圖像可根據存儲的占用率為依據,采用三種歸檔方式進行純圖像的歸檔動作。
愛數解決方案的優勢
首頁先,減少不必要的數據傳送,降低整套系統對網絡帶寬的需求。
其次,影像數據的存儲集中,方便影像數據的存儲和歸檔。
最后,整套系統的影像數據與病理信息分離,最不常用的影像信息只在被查詢時使用,充分的緩解數據給系統帶來的不必要壓力。